企业服务市场已全面进入存量博弈时代。在客户预算紧缩、同质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价格战成为多数企业的无奈选择。然而,一批具有前瞻眼光的企业依然通过AI技术实现差异化破局。北京京准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去年营收近千万,连续5年的增长率都超过了50%,其中,探迹AI贡献的业绩占比达20%,成为业务增长的核心引擎。让我们一起走进创始人郑总的创业故事。
品牌导览
北京京准企业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准企服)成立于2013年,是⼀个专业的财税、知识产权服务品牌,历经多年发展,实现了集团化、⼀体化管理和专业服务化发展,成为当今具有品牌影响力且具备专业服务能力的综合性专业服务机构。在国内多个地区设有服务分支机构,员工总数逾200+人,其中注册会计师、税务师、评估师、专利代理人60+人。
01 北漂妈妈跨境做企服,闯出一片新天地
2013年,当京准企服的创始人郑总走出工作了10年的出版社大楼时,她没想到,一次为兼顾家庭而做的创业选择,会在十年后裂变成拥有四家专业机构的企服集团。彼时的北漂妈妈郑总,正面临事业与家庭的双重压力——从传统出版辞职,一头扎进陌生的企业服务领域。"当时就想找个能兼顾孩子的事干,没想到越做越专业。"郑总回忆道。
创业初期,郑总和创始人团队挤在北京通州的一间小办公室,靠着一部电话和Excel表格开始帮客户做资质申报,偶尔也上门做企业培训,客户大部分来自亲朋好友介绍。在将不少样板客户的模式复制到市场后,帮助许多客户拿到政策奖补,甚至将他们从倒闭的边缘拉回,京准品牌开始在科技圈小有名气。转折出现在2020年,传统地推模式遭遇挑战后,郑总及团队决心引入探迹AI,正是这一决定让团队实现了从“扫楼碰运气”到“AI驱动销售全流程”的跃迁。
02 年营收近千万AI,成为拉开差距的关键变量
“探迹AI能够帮我们快速定位到科技型企业,包括对方的产品竞争力、知识产权现状、风险信息、招投标信息、当下在跟谁做生意都分析得明明白白。”京准企服客户涵盖范围很广,像桥梁建设、制衣、矿井、医疗、文化、农业等等,只要对方带有技术属性就会成为团队的目标客户,然而过去不少咨询客户聊完才知道不合适,浪费了大量人力,潜在客户难以约到上门机会,团队拓客无门,郑总表示,“现在探迹帮我们把大部分获客的事情给干了,推送的客户更匹配、更具有潜力,其中不乏头部公司,我们能据此想好接下来的洽谈方向,所以即使销售团队还不够强大的情况下,签回来的单也能够越来越多。”
京准企服现在的规模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郑总从无数次自省、洞察、改变中得来。“过去我们没有会计,有个客户告诉我自己给财税机构付了160万的服务费,他特别诚恳地跟我说,如果你们以后能做,这样的单子我都交给你们了,这个事情给我警醒特别大,因为能力达不到,我只能错失这样的大单。”为满足客户更多服务需求,2022年郑总顺势成立京准集团,旗下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代理公司相继获得执业资质。如今,这支团队已为超过3000家科技型企业提供“陪跑式”服务,并加速将这套模式复制到全国各地,陆续在济南、天津等地设立分支机构。
靠着过去几年的老客户积累,以及探迹AI的助力,京准企服连续5年的增长率都超过50%,去年的年营收接近1000万,其中有20%以上通过探迹成交,业绩持续突破高峰。多于过去3~5倍的商机源源不断地推送到业务手上,“有了AI工具,我身上的担子轻了不少,能多分点时间陪伴孩子。”
03 维护客情促介绍,未来目标是翻倍增长
“以前每次和客户聊完,我们会用人工的方式记录进展,开会讨论一下客户的情况,我们也了解一下团队的过程量情况、成交转化情况、客户跟进效率等等,团队扩大以后,很难挨个去了解,现在通过数据的方式沉淀,我们能了解得更迅速和深入。”尽管入行带着偶然,郑总却把京准企服做成了很好的创业样本,她用自己的坚韧、果决和对市场的洞察抓住每一个关键节点,利用AI工具和营销玩法实现弯道超车。2025年,郑总的京准企服员工数从初创时的2人发展到了200余人,公司也乔迁进了更大的办公场地。今年,郑总给自己定下的销售目标依然是翻倍增长,“但比规模更重要的是,我们始终在帮客户把政策红利变成真金白银。”如今,京准集团依然怀揣赋能陪跑科技型企业的初心,逐步开拓更广阔的生意市场。